量子计算简述 - intro

以下内容基于课堂理解

量子计算发展史

1982年,物理学家Feynman提出一个抽象模型,示范利用量子系统做运算。

1985年,牛津大学的Deutsch提出了第一个量子计算机的设计蓝图和网络模型,定义了量子图灵机。

1994年,Shor证明了大数质因子分解的问题,可以用量子计算机快速解决。

1995年,Grover提出在一个无序的数据库中搜索的问题,可以用量子计算机快速解决。

2001年,IBM使用7个量子比特的计算器,用Shor算法实现15分解成3x5.

2018年,IBM实现50量子比特的处理器原型。掌握50量子比特计算机成熟技术的国家将实现“量子霸权”(Quantum Computational Supremacy)。

量子位和量子寄存器

相较于传统计算机,量子机定义了“量子位”(Qubit)。Qubit可以像传统计算机一样处于“0”态或“1”态,也可以处于叠加态。在量子力学中用狄拉克符号表示一个Qubit:
$$
| \psi \rangle = a | 0 \rangle + b | 1 \rangle
$$
其中:|0>与|1>为基本态;a,b为概率幅,且有:

|a|2+|b|2=1|a|2+|b|2=1

对于2个Qubit组成的希尔伯特(Hilbert)空间,会具有4个基本态,其叠加态为:
$$
| \psi \rangle = a_{00} |00 \rangle + a_{01} |01 \rangle + a_{10} |10 \rangle + a_{11} |11 \rangle
$$
其中各参数定义与单Qubit情况类似。

推广到N位Qubit可知,将具有2^n种相互正交的基本态,因此量子寄存器位数的线性增长将实现量子寄存器容量的指数增长

量子逻辑门

个人理解,Qubit的计算可以参考线性代数。

对量子寄存器叠加态进行变换(幺正变换)以实现逻辑功能的操作,称为量子逻辑门

常见的量子逻辑门包括:CNOT门、Hadamard门、Pauli X/Y/Z门、相位门、π/8门、量子旋转门

叠加态的量子比特在多维空间上进行线性变换(量子学称为幺正变换):将叠加态左乘一个幺正矩阵(量子逻辑门),可以同时对叠加态中所有Qubit进行变换,因此量子计算具有并行性。即对量子寄存器进行一次幺正变换,相当于传统计算机进行2^n次运算。

而传统计算机由于部分计算是串行的,因此不可能通过无限增加处理器数量达到100%并行。

量子测量与输出

对叠加态量子体系的测量将造成波函数的坍缩,使叠加态转化为基态。即n位的量子寄存器叠加保存了2^n个二进制数,但输出结果只能为n位的二进制数。

如n=2的情况:
$$
| \psi \rangle = a_{00} |00 \rangle + a_{01} |01 \rangle + a_{10} |10 \rangle + a_{11} |11 \rangle
$$
测量后,量子体系将会坍缩到|00>、|01>、|10>、|11>四种状态之一,且坍缩的过程是随机的。因此量子计算的目的就是设计量子算法(通过幺正变换),使所需要的结果的概率尽可能大,不需要的结果的概率尽可能小。

对于多量子体系,各个量子的测量是相对独立的,且符合统计原理的。

例如,对第一个Qubit的测量结果为0的概率为:

P|00⟩+|01⟩=|a00|2+|a01|2P|00⟩+|01⟩=|a00|2+|a01|2

若测量得知第一个Qubit结果为0,此时测量第二个Qubit概率分布应为:

P|00⟩=a00|a00|2+|a01|2